查看原文
其他

感知正在生成的未来 | EV柚子新年献辞

刘斌(柚子) 益微青年 2019-07-27



文 / 益微青年CEO 柚子


看过罗振宇《时间的朋友》跨年演讲、《新周刊》的“2015年大盘点”、《南方周末》的“2015年年度人物”,我开始细细翻看2015年的工作日历……凌乱的笔迹、满满的格子,但对照2014年总结留下的计划,发现几无所成。反而,小有成果的地方都在那计划之外。我有些慌乱:时间都去哪了?……慌乱的同时,也觉得这样的对照反思很有必要,每年在电脑里敲下一篇总结,至少可以证明“我曾经努力过”。


欣赏与感恩


今年有幸在时隔五年后,重返旧金山见到FeelGood团队(以消除极端贫困为使命的青年NGO),惊喜地发现因为自己有5年的成长,反而更敏感地觉察到这个团队可贵之处。其中,有一个细节是“他们每天见面都要充满感恩和欣赏地拥抱”,尽管我知道这是美国人的日常问候习惯,但这促使我思考:为什么我不能每天带着感恩欣赏去问候我的工作伙伴呢?回国后,我开始尽量保持每天早晨和同事们击掌问候(后来我忘了同事也会提醒我)。


2015年,我感受到EV家族里一直都充满感恩欣赏。我们在给大学生的培训中(V立营、五一集训营)都会有“生长时刻”的环节,即学习小组围坐一圈,轮流对彼此表达欣赏。同事们过生日时,也会进行生长时刻。在团队完成一项任务进行总结的时候,我也听到大家会表达很多对彼此的真诚欣赏,几乎没有抱怨、指责等。因为,我们相信人人皆有潜能、每个行为背后都有正面动机。爱、欣赏、感恩是我们最可贵的品质,他们让我们在2015年打动了很多人,也会让我们在未来影响更多人。


(EV团队)

创作的乐趣


2015年,我主要参与了两个颇为得意的创作,一个是归纳提出“乡村夏令营的非常1.2.3原则”(具体见EV相应表述),另一个是参与创作一首歌《你更精彩》。


非常1.2.3原则,是继“START学习圈”(2013年)之后,我提炼的一个理论模型也即思考框架(我很喜欢总结)。我很开心地看着它正运用在EV的乡村夏令营培训和传播的方方面面。一年中从4月中首次提出,到后续和同事们不断丰富完善,而今我认为这个框架非常实用和具有统领价值,在此也发愿会为此写一本可以出版的书。


益微青年主题曲《你更精彩》在2015年终于问世了,我去年写了歌词初稿,今年又进一步改编简化,终于遇到了当年一起合作西部阳光志愿者主题曲《有梦》的才子刘东伟,在他的修改和编曲下,终于见到了现在这首歌。而且,刚好几天后就用在了进阶营中,EV家族还一起编舞,跳舞……


益微(EV)的名字和拍照手势在2012年诞生、而后在2013年找到了新的logo、在2014年正式注册、2015年有了主题曲、营舞……2016年EV又有哪些新创造呢?2017年4月在EV五岁生日的时候,又会有哪些文化积淀下来呢?我见证了EV的一路走来,也感谢EV给我机会一直创作下去。


(进阶营学员正在跳《你更精彩》舞蹈)

亲情和友情


我很重视家庭,父母、弟弟一家和岳父母一家都是我惦念的人,陪伴妻子的日子仍旧比预计的少很多,她说我心里99%是工作,0.5%是家里其他人,她只占我内心的0.5%就心满意足了。很多人都说:你做公益其实赚大了,其中一笔重要财富就是我的爱人。我也这么觉得。


另外值得纪念的事情是,我为母亲送了一个礼物。我让她的文章和心声可以被更多人看见,也收到了很多人的打赏。这让我减少了很多亏欠感,也让她看到她的儿子做公益就是在积累自己的善缘和福分。我虽然重视家庭,但好像为家庭做得还是太少了。


当然,也要特别感谢这一年来给我支持、包容、建议的诸位合伙人、老师和好友们,有些话我会单独表达(微信或邮件)


(EV柚子)

跨界与竞争


我的使命是为当代青年提供一种价值引领,我的眼界与能力有多大,直接决定了我能为青年带来的空间有多大。所以,我很在意如何提升个人的眼界和能力。2015年一个重要突破是“跨界”,即更积极主动地去到“公益圈”以外去寻找同道人(今年主要是企业教练、培训师等),虽然还只是刚刚开始,但越发感知到这就是未来的公益趋势。


随着互联网、移动互联网的兴起,公益和商业的边界越来越模糊了!很多企业是要先提供公益性服务、吸引庞大的用户流量后赚取利润的。比如我们本身应用微信不花钱,但它又的确创造了更便捷的沟通,有了更大的用户量后获得广告收入。滴滴秉持让出行更美好的使命,第一步是达成了通过这个平台将更多的车联系在一起,下一步,他们就可以通过数据搜集和分析形成一种交通调控的社会功能。如果从“改变世界、社会创新”的角度上看,似乎大规模解决社会问题的是新型的互联网企业,而公益组织创造的改变还十分弱小。同时,主流人群或者说社会绝大多数人都根本不知道还有公益组织、全职公益从业者这回事,他们对公益人、公益领域、运作模式、创造了哪些改变都知之甚少。据圈内某朋友估计,全国活跃的(有项目或常态化开展活动)纯民间NGO仅3000家,从业者总数也不超过万人,目前还没有更准确的数字,但总体上看,目前的公益组织的数量太少,这相对于中国13亿多人口而言,比例太低。


所以,一线服务的公益组织和公益从业者的使命应当是死磕一类(或一个)问题或者议题,从而搅动更多跨领域的人或资源去解决这个问题/议题。公益组织本身应该是一个多元合作、组织社会的引擎才对。那么,这需要我们吸纳更多跨界志愿者、从业者投身我们的事业。公益人更多地走进企业的语言、环境、思维框架等(企业转型做公益的人也需要带有谦卑心来认识公益),只有能对话,才能谈合作。我们需要更多的跨界合作,当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公益的竞争主要来与外部。


(公益机构在2015正安论坛讨论)


公益和志愿服务凸显的是利他价值,突出的一种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,公益组织面临的竞争主要来自外部,即是那些挤占我们目标人群的时间、智力、资金的“一般欲望”。比如一个人有一个下午的空暇时间或一些空余资金,TA至少会有20多种选择(看电影、看电视、打球、朋友聚会、打游戏、学习、谈恋爱等)。TA可能连还有做志愿者这一选项都不知道,或即使有了意愿TA仍不知道如何选择参与,即使在这20个选项里中已经含有志愿服务这一项,TA凭什么要选择来我这当志愿者呢?


所以,教育、公益的对手是无知、私欲、恐惧、理性等人性特质,我们当然不是企图挤占掉这些合理诉求,而是如何让公益成为每个人生活中的一个自然选择。公益如果太严肃、没有挖掘到真正的需求;又或者志愿服务没有满足他们的预期,也是根本无法吸引大众参与的。关于这些思考,让我更有危机感,也更有“打铁还需自身硬”的决心了。


(来自各行业的导师在EV活动上)


2015年,我不断地在感受到我过去预见的未来正在逐步发生。互联网在实现个体赋权、个体崛起,TA给手艺人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;教育创新案例比比皆是,让我不断惊叹;人们正在从工业化思维转向后工业的思维、从机械化的视角回归的人本的视角、从科学逻辑中生长出更多艺术直觉,企业越来越担当起社会公益的责任,公益组织越来越职业化并吸纳英才……我当然不认为那些“雾霾”“胡闹”“徘徊”“腐败”“非法”也是未来应有的,只是我相信我热爱的国度终将拥抱面向未来的人类文明。


看向2016年,我祝愿好人拥有福报,恶人都回归本善,法治公义、民富国强!我希望我在事业上把EV再带上一个新台阶,朝向一个优秀的公益CEO努力,同时在银杏伙伴的网络中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。我不希望2016年总结里,又是好多条没有兑现,所以我写完此文,就准备制定行动方案啦。于翠霞老师编写的“圆梦职场”自我教练手册会帮上忙的,如感兴趣,欢迎联系我()。


柚子G

2016年1月5日

于北京

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